聚聚小说网 > 历史军事 > 盛世大唐美名扬 > 第一八二章是谁导演这场戏

第一八二章是谁导演这场戏

(快捷键←) [上一章]  [章节目录]  [下一章] (快捷键→)
    今日的显德殿。

    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天。

    今日的显德殿。

    注定是让群臣难以忘记的一天。

    李二陛下在悄无声息中,完成了一场好戏。

    戏里的人还在不停的演绎着自己的嘴脸。

    可是李二陛下一直在清醒的看着这场演出。

    可是他知道,这场戏里。

    自己并不是唯一的导演。

    而且演员也不止是眼前这些演员而已。

    还有真正的男主角没有出现。

    这扣人心弦的演出啊。

    男主角此时此刻正在礼部南贡院的考场里。

    聚精会神的在试卷上奋笔疾书着。

    今年的诗歌词赋会试,出乎意料的选择了以前曾经出现过的考题。

    而且打破了以往的考试顺序,诗歌词赋是最后一场考试。

    题目是以春天背景,写一遍自由题材的诗歌词赋。

    这个考题大大出乎所有考生的意料之外。

    对他们来说,这个简直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题目。

    可是如何在这简单的题目中写出新意。

    就是真正考校考生们实力的时候了。

    马周整整思索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,才开始真正落笔。

    “无论身处哪里。”

    “都要学会感恩。”

    “爱,阳光,空气和水。”

    “大唐,土豆,红薯和林家村。”

    “一切美好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······

    “春鸟啁啾时,让生命回黄转绿。”

    “破茧的蛾,在茁壮的飞起。”

    马周挥笔疾书,一首新颖的一春天为寓意的诗赋,展现在纸张上。

    这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。

    写出了他内心的真正想法。

    写出了他对林然的感恩,对林家村和林家村学堂的感恩。

    写出了自己对于未来的展望。

    写出了对大唐美好未来的展望。

    曾经在上一次的科举落榜的马周。

    此时此刻坐在会试的考场里是激动的,是充满信心的。

    另一个考场的刘根。

    同样也在奋笔疾书着。

    “春天的脚步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小燕子已从屋檐下出发。”

    “我在林家村的土地上摘下一朵洁白色的土豆花。”

    “老师告诉我,这样土豆才能够长大。”

    “我已不再是懵懂无知的少年。”

    “林家村的学堂让我不断长大。”

    “我也不再是那个光着脚丫子撒欢的少年。”

    “再每一个黄昏让父母呼唤我回家。”

    “春天啊春天,我离开了林家村。”

    “千言万语,写不尽父老乡亲送别时的牵挂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“春天啊春天,我走进了会试的考场。”

    “万语千言,道不完对师恩的报答。”

    “我要立志做一株春天的土豆花。”

    “在大唐的土地里结满大大小小的果实。”

    “因为这里是我的家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刘根眼含热泪,将自己对老师,对这片土地,对林家村,对国家的热爱。

    逐一写在纸上。

    言语虽然稚嫩。

    感情却是如此的深沉。

    通俗易懂,而且让人振奋。

    刘根擦擦被泪水打湿的眼眶。

    仍然不小心有泪水滴落在试卷上。

    他平复下自己的心绪。

    起身恭敬的对监考官说道。

    “老师,学生做好了。”

    监考官走到刘根的面前,将试卷收起。

    “你可以离开考场了。”

    监考官温和的说道。

    待刘根离场时。

    监考官看向了刘根的试卷。

    两滴泪痕滴落在试卷上。

    让监考官,顿时有了看下去的欲望。

    结果一口气看完,监考官惊呆了。

    原来诗歌词赋还可以这样写。

    这是什么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啊?

    仔细一看诗歌里面有林家村。

    监考老师才恍然大悟过来。

    原来是林家村学堂的学生。

    难怪会泪洒考卷。

    状元郎的教学之术。

    已经深得孩子们的心啊。

    刘根和马周几乎同时离开考场。

    “老师,老师···”

    两人微笑着向在考场外等待的林然直奔而去。

    “考得怎么样?”

    林然摸摸刘根的小脑袋开口询问道。

    “放心吧老师,刘根不会给老师丢脸的。”

    小家伙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。

    “马大哥,你感觉如何?”

    这才是林然最最关心的答案。

    就连隐藏在不远处的百骑司的暗探都走上前来。

    仔细倾听师徒三人的对话。

    “俺也感觉考得挺好的。”

    马周嘿嘿笑着回答道。

    “把你的诗赋吟诵一遍。”

    马周闻言,于是轻声的吟诵一遍。

    林然闻言眼前一亮。

    “真有你的,我有那么好吗?”

    “让你说的好像功劳都是我一个人似的。”

    林然拍打着马周的肩膀微笑着回应道。

    他知道如果没有大的意外,加上经义和策论的分数。

    马周这个会元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当然,意外肯定会有的。

    这一切都在林然的预料之中。

    而且这几日他已经和李二陛下商量好了一切对策。

    “林公子,学生们都考完了吗?”

    一道甜美的声音在林然耳畔响起。

    林然转身便看到了长乐倾国倾城的脸。

    果然长乐没有食言。

    身上穿着的是那件被林然开口赞叹的鹅黄色新衣。

    而且为此她还专门重新做了两件和这款一模一样的新衣。

    “还有几名学生没有出来,估计也快了吧。”

    林然微笑着回应道。

    “马大哥,考得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父皇可是对你期待很大呢。”

    “刘根,你这个小家伙考得如何?”

    长乐眨巴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开口询问道。

    林家村学堂的一年时光。

    已经让他们之间有了同窗之谊。

    “谢谢公主殿下关心,考的还不错。”

    马周和刘根,同时开口回答道。

    这时候,剩下的几名考生也走出了考场。

    从他们微笑着的脸上,便可以看出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。

    “学生们都到齐了,十天以后才放榜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这便赶回林家村了。”

    “公主殿下,十日以后见。”

    林然恭敬的施礼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当着这么多人的面。

    他当然不能直呼长乐。

    “翠竹姑娘,十日之后再见。”

    林然不忘记跟长乐身后的翠竹微笑着打声招呼。

    “林公子,今天怕是走不了呢。”

    长乐咯咯笑着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“殿下何出此言?”

    林然闻言一头雾水。

    “父皇已经在皇宫设好了酒宴。”

    “要款待陪伴长乐一年的同窗呢。”

    “公子不会拒绝父皇和长乐的一番心意吧。”

    长乐微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那盛开的笑颜宛如绽放的玫瑰花一般。

    “陛下盛邀,微臣岂敢不从。”

    “只怕是孩子们不懂皇宫的礼数,惹陛下龙颜不悦。”

    林然的话不无道理。

    这些林家村出来的孩子,何时进过皇宫大院。

    到时候笑话百出,那可就热闹了。

    “公子,放心。”

    “父皇说了,权当家宴,长乐的同窗岂能有那么多讲究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追究起礼节来,父皇说第一个该重罚的就是公子你。”

    长乐的话让林然想起,自己当初直呼老李和小李的事情来。

    不由的脸颊泛红。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大家随公主一起入宫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到时候都给我老实一点。”

    “不可像在林家村吃饭时的那个模样。”

    “让陛下笑话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林然转身对学生们开口叮嘱道。

    “老师,莫非想让俺们饿肚子不成?”

    刘根眨巴着眼睛开口询问道。

    “臭小子,让你调皮。”

    林然一巴掌拍在刘根的脑袋上。

    惹得众人哈哈大笑起来。

    “大家上车,到了皇宫那个不老实,老师回到林家村再跟你们算账。”

    林然小手一挥,大家依次登上了马车。

    “林公子,殿下让您上她那俩马车。”

    翠竹姑娘待众人都上车后,低声对林然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林然闻言随翠竹姑娘一起,登上了长乐的那辆马车。

    十几辆马车浩浩荡荡的往皇宫的方向而去。

    打头的当然是长乐公主乘坐的马车。

    “公子最近瘦了很多。”

    “是不是因为赌局的事情?”

    林然和长乐公主并排而坐。

    长乐转头看着林然关切的询问道。

    “是啊,这次我可是押上了全部的家当啊!”

    “只能成功,不许失败。”

    林然握紧拳头,坚定的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“公子,不会失败的。”

    “在长乐的心里,公子就是无所不能的盖世英雄。”

    长乐将肩膀靠在林然的肩膀上,轻声呢喃道。

    让对面的翠竹姑娘,羞涩的低下了脑袋。

    “放心吧,长乐。不会失败的,一定不会的。”

    “刚刚马周将他的诗赋吟诵了一番,我觉得已经是极好的了。”

    林然握住长乐的玉腕,开口回应道。

    “公子,给长乐说来听听呗。”

    “长乐也想听听马周大哥的诗赋。”

    长乐被林然握紧了玉腕。

    自己依偎在林然的肩膀。

    感受着林然男子汉的气息。

    微红了面颊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“无论身处哪里。”

    “都要学会感恩。”

    “爱,阳光,空气和水。”

    “大唐,土豆,红薯和林家村。”

    “一切美好的东西···”

    ······

    林然深情并茂的吟诵着。

    长乐的眼睛瞬间便亮了起来。

    每一个简单的字句,都在长乐的心里跳跃着。

    汇聚成一副美好的画卷。

    虽然马周所做的不是五言或七言诗句。

    但是这样的诗赋却是更加让人通俗易懂。

    更加能够直达人心。

    让人在心底里产生共鸣。

    此时此刻。

    长乐便被这首诗赋打动了。

    “爱,阳光,空气和水。”

    “大唐,土豆,红薯和林家村。”

    “马周大哥写的太好了,这一切都一直在长乐的心里深藏着。”

    “这一切都在长乐的梦境里飘荡着。”

    “马周大哥,写出了长乐的心里话。”

    “长乐好感到啊。”

    长乐依偎的更紧了一些。

    差点把林然挤下马车。

    很快,太极宫便近在眼前。

    长乐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林然的肩膀。

    那个肩膀就像一个港湾一般。

    给了她安全和温暖。

    后面的孩子们开始唧唧咋咋的叫个不停。

    如果百灵鸟,现在在此听到都会生气。

    什么时候,人类的声音竟然也会如此悦耳动听。

    “公主殿下,陛下让末将前来迎接状元郎师生一行。”

    禁卫军副统领李璇在皇宫门口,恭敬的施礼说道。

    “辛苦李将军了。”

    林然抱拳微笑道。

    “状元郎,客气了。都是本将军应该做的。”

    于是,林然招呼孩子们下车后排好队伍。

    “都拿出训练时的状态来,让陛下看看咱们林家村的风采。”

    因为林然一直倡导后世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。

    所以孩子们每年都会接受后世的半军事化训练。

    虽然每年只有一个月的时间。

    但是长期的坚持。

    终究还是取得了,良好的效果。

    长乐公主见此,也和翠竹加入到了队伍之中。

    这是他们在林家村一年来最大的收获。

    不仅学会了整整齐齐的走队列。

    而且还学会了一二三四歌。

    歌词当然是被林然根据后世的歌词改编的。

    不过旋律依旧是那么的慷慨激昂。

    “公子,等会进到皇宫后别忘记唱歌。”

    长乐眨巴着眼睛开口提醒道。

    震惊整个皇宫的一幕出现了。

    孩子们在林然的带领下。

    昂首挺胸。

    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皇宫前进。

    长乐公主和翠竹姑娘阔步走在最前面。

    “一二一,一二一,一二三四。”

    林然大声喊着番号。

    “一二三四···”

    孩子们大声在林然的带领下,大声的呼喊道。

    惊起皇宫楼顶的几只鸟儿。

    扑闪在翅膀飞向空中。

    一副鸭鸭不知所措的模样。

    “一二三四,一二三四像首歌。”

    “预备唱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林然在距离立政殿两百米的距离开口领唱道。

    “一二三四,一二三四像首歌,这边唱来,这边唱来,那边合。”

    “唱得山摇地也动,唱得花开水欢乐。”

    “一呀么一呀么一呀一,一个土豆交给我。”

    “二呀么二呀么二呀二,二话没说去干活。”

    “三呀么三呀么三呀三,三山五岳任我行。”

    “四方大唐,嗨,嗨嗨。”

    “都要开满土豆的白色花朵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要成长,我们要快乐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要把大唐建设成繁荣富强的祖国·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嘹亮的歌声在太极宫的上空,一遍又一遍的回荡着。

    让皇宫里的所有人惊讶的睁大了眼睛。

    站岗的禁卫军,更是对这支队伍整齐划一的步伐。

    赞叹不已。

    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。

    听到歌声和口号声,欣喜的快步走出了立政殿。

    这首歌他们曾经听长乐和翠竹唱过。

    可是远远不如今天来得让人震撼。

    七十五人一起高歌的场面是何等的令人热血沸腾。

    长孙皇后一眼便看到了走在队伍最前面的长乐和翠竹。

    “二郎,长乐又在胡闹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可得好好管管。”

    “朕,不觉得长乐是在胡闹。”

    “朕,觉得朕的女儿非常好。”

    “你听听他们唱的什么?”

    “我们要成长,我们要快乐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要把大唐建设成,繁荣富强的祖国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“朕心甚慰啊,朕心甚慰啊···朕,好久没这么开心过了,好久了···”

    李二陛下看着眼前的这群孩子。

    眼前浮现出的是大唐成千上万的孩子的身影。

    林然此时何尝不是这样的心境啊。

    如果所有的大唐孩子们。

    都能像现在的这些孩子一样快乐的,健康的成长。

    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好而幸福的事情啊。

    “皇姐,皇姐···”

    李泰和李治一路小跑着奔向了长乐公主的身边。

    太子李承乾也从东宫疾步赶来。

    宫中的妃嫔们也迈着好奇的脚步,聚集到了皇宫的大道上。

    大胆的内侍和宫女们。

    也纷纷探出了好奇的脑袋。

    这一刻,整个皇宫是欢乐的。

    快乐是会传染的,此言果然不假。

    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微笑。

    就连放声高歌的孩子们,脸上也都是盛开着花朵一般的笑脸。

    “原地踏步走···”

    在距离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十米处。

    林然下达了原地踏步的口令。

    “踏踏,踏踏”的踏步声,整齐划一。

    宛如鼓点一般,击打在太极宫,青石板的道路上。

    让众人的心,都跟随整齐的脚步,一起跳到。

    “立······定。”

    接到林然的指令后。

    所有人原地上前小半步。

    右脚靠左脚。

    还是那样的整齐划一。

    更加神奇的是。

    李二陛下举目望去。

    一排排一列列的队伍整齐划一。

    宛如一条直线一般。

    这样的姿势,这样的阵容。

    这样的队列,这样的动作。

    都是李二陛下从未曾看到过的。

    太子李承乾赶到此处,看到这一幕也是震惊的无以复加。

    李泰和李治就像两个可爱的孩子一样,欢快的又蹦又跳。

    长孙皇后看到两个欢喜雀跃的皇子。

    微笑挂在脸颊上。

    “微臣带领林家村七十二名考生,参见陛下,参见皇后娘娘。”

    林然待队伍立定后。

    恭敬的上前施礼道。

    “参见陛下,参见皇后娘娘。”

    一干孩子齐声高呼。

    就连长乐公主和翠竹姑娘也在队伍里跟着凑热闹。

    声音同样的整齐划一,只震云霄。

    让李二陛下龙颜大悦。

    在这些少年身上他看到了一股勃勃生机和希望。

    在这些孩子身上,他看到了大唐的未来和希望。

    正如他们歌中所唱的那样。

    我们要把大唐建设成繁荣富强的祖国······

    “状元郎,免礼。”

    “考生们免礼。”

    “朕,今日和皇后,非常高兴。”

    “因为朕和皇后,看到了不一样的年轻人。”

    “看到了你们的雄心壮志,看到了状元郎这三年来付出的努力换来的成果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,就是朕的希望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,就是大唐的未来。”

    “十天以后,朕希望在殿试的时候,还能看到你们这样整齐的队伍。”

    “迈着整齐的步伐,唱响嘹亮的歌曲,大踏步的向皇宫走来·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李二陛下一番话,说的是慷慨激昂。

    让孩子们也个个睁大了眼睛,竖着耳朵倾听。

    陛下的鼓励让他们热血沸腾。

    在李二陛下话音刚刚落地的时候。

    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。

    就连掌声都是富有节奏的。

    这欢快激昂的节奏带动了皇宫里每一个人的情绪。

    所有人都跟着鼓起掌来。

    就连站岗的禁卫军也参与进来。

    随后在宫中内侍和宫女的带领下。

    孩子们被带到了酒宴之地。

    “父皇,母后。你们说话不算数···”

    待孩子们被领走后。

    李泰嘟嘟着胖乎乎的小嘴不悦的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“青雀何处此言?父皇和母后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了?”

    正欲前往酒宴现场的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,闻言不解的开口询问道。

    “三年前父皇和母后答应青雀的事情,至今还没有兑现。”

    “父皇和母后是不是忘记了?”

    青雀如今看到林家村的这些孩子们。

    想起三年前那个元正的夜晚。

    那晚上的烟花烟花满天飞。

    自己立志要向制造出烟花的公子学习。

    当时父皇的确是许诺了自己。

    说等林公子殿试以后再说。

    可是这一去就是三年了,今天如果不是看到状元郎。

    连青雀自己都想不起来了。

    “父皇想起来了,那个放烟花的夜晚。”

    “父皇是答应过的青雀的,好,这次父皇一定让青雀达成心愿。”

    李二陛下抚摸着李泰的脑袋,开口回应道。

    “谢谢父皇,父皇真好。”

    李泰欢呼着蹦跶起来。

    “父皇,母后。雉奴也要跟青雀哥哥一起去上学···”

    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闻言,哈哈大笑起来。

    这个连走路都走不稳当的小家伙。

    竟然知道了要去跟哥哥学习。

    长大后也是个了不得的皇子啊。

    “长乐,今天父皇看到了你不一样的一面。”

    “父皇很开心,很欣慰。”

    “由此可见在林家村的一年,你确实是按照父皇的要求去做的。”

    “没有摆出一副公主的架子,从刚刚你和翠竹整齐划一的步伐里。”

    “父皇便找到了答案。”

    “父皇交代你的事情,完成了吗?”

    李二陛下微笑着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“父皇交代的事情,长乐什么时候没有完成过呢?”

    “无论身处哪里,都要学会感恩,爱,阳光,空气和水。”

    “大唐,土豆,红薯和林家村。一切美好的东西”

    ······

    长乐将马周会试所写的诗赋轻声的吟诵出来。

    华丽的诗赋配合长乐悦耳动听的声音。

    让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的眼睛瞬间便亮了起来。

    太子李承乾也是激动的握紧了拳头。

    “好诗,好诗,真是好诗啊。”

    “不愧是状元郎的学生啊。”

    “虽然不是五言或七言,但是一样的有其诗的灵魂和境界啊。”

    “父皇对这次的会试会元更加期待了呢。”

    李二陛下开心的哈哈大笑起来。

    酒宴之上。

    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一家人坐在一起。

    林然是必不可少的陪酒员。

    让所有意想不到的是马周竟然被陛下亲自招呼到面前。

    刚开始马周很是拘谨。

    初次面对当今圣上。

    不拘谨不紧张才才怪。

    不过随着林然的几句玩笑话打破了场面上的尴尬气氛。

    马周也随即放松了下来。

    席间李二陛下不露痕迹的提问了马周几个问题。

    马周全部对答如流。

    而且回答的近乎完美。

    让李二陛下内心暗自欢喜不已。

    这些前来的考生之中。

    马周是最年长的。

    也是林然在他面前提到的次数最多的学生。

    如今看来,状元郎果然没有食言。

    马周确实是有治国之才的。

    酒宴一直进行到了很晚。

    长安城的宵禁时间已到。

    林然与陛下和皇后逐一告别。

    当然少不了他那可爱的长乐公主。

    “陛下,林家村的大人们肯定在焦急的等待着。”

    “因为他们知道今天会试结束的日子。”

    听闻林然要带领孩子们连夜返回林家村。

    李二陛下立即命令禁卫军统领李凯,率领百名禁卫军护卫其出城。

    初春的夜晚依然是寒冷的。

    林家村的村头站满了焦急等待的父老乡亲们。

    “娘亲,哥哥怎么还不回来?”

    果果揉揉快要睁不开的眼睛,开口询问道。

    “果果困了吧?娘亲抱果果回去睡觉吧?一觉醒来就可以看到哥哥了。”

    孙氏心疼的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这孩子平常这个时候早就甜甜的入睡了。

    “果果不睡,果果要等哥哥回来。”

    “果果答应过哥哥,要来接哥哥回家的。”

    “娘亲,厚厚也不睡,厚厚也答应过哥哥的。”

    孙氏将两个孩子紧紧的搂在怀里。

    这一刻,她的心里是温暖的。

    她脸上带着甜甜的笑。

    但是眼泪却从眼眶里流了下来。

    这是幸福的眼泪,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温暖的呢。

    孩子们都能相亲相爱。

    是父母一辈子最大的欣慰。

    “来了,是马车的声音。”

    寂静的夜晚马车的声音能传出好远好远。

    “娘亲,真是马车的声音。”

    果果和厚厚从母亲的怀抱里挣脱出来。

    撒开脚丫子便向前方跑去。

    “哥哥,哥哥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“果果和厚厚来接你了···”

    两个孩子的声音在深夜里传出很远。

    林然打开车窗从马车上跳了下来。

    快步向两个孩子跑去。

    “哥哥···”

    果果抢先一步。

    第一个扑进林然的怀里。

    林然紧紧抱住果果,在空中转了一个圈。

    然后将果果高高举过头顶。

    “想哥哥了吧?哥哥也想果果了。”

    “想,果果每天睁开眼睛就想哥哥什么时候回家。”

    “连做梦都梦到哥哥回家了呢。”

    惹得厚厚差点大哭失声。

    为什么每次都是果果被哥哥抱?

    为什么每次都是果果被哥哥举高高?

    林然低头看到委屈巴巴的厚厚。

    一把将厚厚给抱了起来。

    这是哥哥第一次这样抱着自己。

    惹得厚厚高兴的咯咯直笑。

    “老爹···”

    刘根第一眼便看到了刘老汉站在乡亲们的最前面。

    他飞快的跑了过去。

    第一次离家的孩子。

    离开之后才知道。

    那种思念家乡的味道。

    是一种会让人心痛的味道。

    是一种会让人半夜醒来,偷偷抹眼泪的味道。

    看到飞奔过来的刘根。

    刘老汉颤巍巍的张开了双臂。

    刘根趁势扑进了父亲的怀里。

    刘老汉激动的想把刘根抱起。

    却突然发现。

    自己再也抱不动这孩子了······

    那一刻刘老汉泪如雨下。

    儿子长大了。

    而自己也变老了。

    变老了······

    “老爹,您怎么哭了?”

    借着皎洁的月光。

    刘根看到了父亲闪烁的泪花。

    “臭小子,谁说的老子哭了?”

    “你那只眼睛看到老子哭了?老子是被风迷了眼睛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这就是普普通通的百姓啊。

    这就是天下所有父亲的真实写照啊。

    虽然他们没有文化。

    但是他们一样的伟大······

    刘根明明没有感觉到哪怕是一丝丝风吹来的痕迹。

    但是他没有反驳父亲。

    那一刻他仿佛明白理解了自己的父亲。

    那一刻这个孩子在心里也开始真正的长大了。

    礼部南贡院的考场,已经变得空落落的。

    可是另一个战场才是真正的刚刚开始。

    一份份考生的试卷被摆在主考官的案头。

    所有的试卷都要交叉审阅。

    这样才能尽可能的保证会试的公平性。

    最后剩下的二十分考卷,便是最重要的试卷了。

    这二十人是所有考生里面最优秀的试卷。

    如无大的遗露这二十人便是金科的甲榜考生。

    会元和三甲,自然也是要在这里面诞生的。

    经过大伙的反复考量和推敲。

    马周被排在了第一的位置。

    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人干系重大。

    甚至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为之疯狂。

    可是实事求是的将。

    马周的三份考卷。

    无论是经义,策论还是诗赋。

    都是令人惊叹的。

    唯一能跟马周相提并论的便是刘根的试卷。

    不过相比之下还是略逊马周一筹。

    于是刘根被最终排在了第二的位置上。

    孟昭钱力压崔亮被拍在了第三位。

    等阅卷官们将这些逐一排好后。

    也就到了放榜的前一日了。

    这时候他们才发现了一个了不得的奇迹。

    备受关注的林家村学堂七十二名考生,竟然无一落榜。

    甲榜二十人独占半壁江山。

    其余的也都在乙榜之上。

    更可怕的是单独的三甲之榜。

    竟然全部是林家村学堂出身。

    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惊愕的睁大了眼睛。

    这种事情放在考试前,就算是打死他们。

    他们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。

    即便是他们万年县乡试成绩优异又如何?

    那终究只是乡试而已。

    和整个大唐的会试不可同日而语。

    名单最后经过礼部侍郎朱超审阅。

    朱超越看这名单,心里越欢喜。

    正是这些孩子啊。

    让他坐在了礼部侍郎的宝座上。

    如今他们再一次创造了奇迹。

    马周,刘根,孟昭钱······

    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在朱超的眼前闪过。

    脑海里浮现出的是一张张亲切而熟悉的脸。

    朱超仔细的将这份名单拿在手中。

    快步往礼部尚书孔颖达的房间走去。

    “孔尚书,金科会试名单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请尚书批阅。”

    “哦,老夫便来看看。”

    孔颖达略显激动,迫不及待的接过朱超手中的名单。

    他和朱超相反。

    孔颖达是从乙榜开始往上看的。

    “崔亮,竟然没有名列三甲。”

    孔颖达惊愕的睁大了眼睛。

    然后他将目光注视在三甲名单上。

    孔颖达笑了。

    开心的笑了。

    这个小子真是个神奇的家伙啊。

    竟然教导出这么多妖孽。

    独霸三甲啊。

    这是足够他自豪一辈子的事情。

    也是足够天下文人墨客世世代代赞颂他的事情。

    可是此时此刻,他不得不遗憾的将马周的名字给用黑笔圈下。

    将崔亮名字给圈红。

    “尚书,您怎么能?”

    朱超见状大吃一惊,激动的开口责问道。

    “朱侍郎,无需多言。”

    “按照老夫的意思去办吧。”

    “将崔亮和马周的名字互换一下。”

    孔颖达一脸郑重的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“尚书,您不能这样。”

    “下官敬您德高望重,可是您的一世英名,不能就这样毁于一旦啊?”

    朱超极力的争辩道。

    他心里燃烧着熊熊怒火。

    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马周的成绩被无情的抹杀。

    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孔颖达,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做出如此出格之事。

    “朱侍郎,你是一个好人,也是一个好官。”

    “明天你就知道老夫的良苦用心了。”

    “放心的去吧,该是谁的终究跑不掉的。”

    孔颖达长出一口气,郑重的起身对着朱超,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“莫非,莫非这事情,另有玄机?”

    “无需多问,你知道的越少越好。”

    孔颖达对朱超挥挥手。

    示意他离开。

    朱超迈着沉重的脚步离开了孔颖达的房间。

    那一刻孔颖达在他心中的高大形象轰然倒塌。

    让他心中有了告老回家的想法。

    自己的势力终究还是太单薄了。

    根本改变不了什么。

    这个世界啊为什么?为什么要有这么多不公平的事情。

    就连礼部这一方净土,都染满了污垢。

    堂堂一代大师啊,竟然也能指鹿为马。

    颠倒黑白。

    让朱超的心里缘何不能心疼。

    朱超失魂落魄的走进了主考官和阅卷官的房间。

    众同僚见他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,便知道事情不妙。

    “朱侍郎,怎么了?”

    “你们自己看看吧。”

    朱超无力的将那份名单丢在了桌子上。

    “岂有此理?岂有此理?”

    “老夫真是瞎了眼睛。”

    “孔尚书怎么会指鹿为马,颠倒黑白?”

    “他不配做我们的尚书,老夫要联名上奏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老夫誓要还天下考生一个清白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陛下不为老夫做主,这礼部老夫不待也罢。”

    “对,不待也罢。咱们一起联名上奏陛下。揭开孔颖达这张丑恶的嘴脸。”

    “他一定是收了崔家的黑钱,亏他还是状元郎的师公?”

    “在金钱面前什么仁义廉耻都不要了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一群人义愤填膺,当即决定联名上书。

    “好,俺这个礼部侍郎也不要了。”

    “反正俺能坐上这个位置也是拜状元郎和这些学生所赐。”

    “今天俺就还给他们,也不枉俺朱超在礼部任职一会。”

    于是朱超开始奋笔疾书,一份奏折很快便书写完毕。

    所有人都郑重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。

    “那这份名单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改,就给他将马周和崔亮的名字互换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看陛下怎么解决这件事情?”

    朱超此时心中有了决定。

    反而没有了刚刚的失魂落魄的样子。

    最起码他们还有一线生机。

    这仅仅的一线生机。

    便掌握在当今陛下的手里。

    “朱侍郎,不如咱们血书一封,让陛下看看咱们心里血淋淋的痛楚。”

    就在朱超欲要转身去送奏折的时候。

    一位审阅官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“对,咱们血书一封,都按上咱们的血手印。”

    大伙齐声附和道。

    纷纷咬破了指尖······

    于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份用鲜血写成的奏折诞生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,礼部侍郎朱超求见。”

    御书房里李二陛下闻言抬起了头。

    礼部侍郎朱超他还是很有印象的。

    有印象是因为他那份别具一格的奏折。

    当时深深打动了李二陛下的心。

    而且他还特意拿与观音婢查看。

    观音婢看后也是赞叹不已。

    正好借助林家村学堂取得优异乡试成绩。

    李二陛下才特意将朱超调任礼部担任侍郎。

    因为他的超规格提拔。

    在朝堂上还引起了不大不小的争议。

    不过还是被李二陛下一口否决了。

    “宣朱侍郎。”

    李二陛下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“礼部侍郎朱超叩见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朱爱卿,这么急匆匆的有何要事?”

    “陛下,您要为天下的考生做主啊。”

    “孔尚书指鹿为马,颠倒黑白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这是微臣和礼部一干官员的血书,这是考官们一致判定的最终成绩。”

    “这一份是孔尚书颠倒黑白的名单。”

    礼部侍郎朱超一口气说完,心里面也痛快了许多。

    李二陛下阴沉着脸接过那份血淋淋的血书。

    瞬间他的眼睛湿润了。

    多好的官员啊。

    多么正直的官员啊。

    为了主持正义。

    不惜自己的高官厚禄。

    自己作为当今天子,岂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。

    “真是岂有此理,岂有此理···”

    李二陛下一巴掌拍在御案上。

    砚台里的墨汁洒落一地。

    惊吓的内侍赶紧低头擦拭。

    朱超也是浑身一紧,莫非这崔亮的会元是陛下授意的不成?

    如此,今日自己和一干同僚,算是死定了······
(快捷键←) [上一章]  [章节目录]  [下一章] (快捷键→)